你不能用望遠鏡看太陽,你會毀了你的眼睛或完全失明。火焰和狂暴的能量、力量和狂怒--這些是這顆恆星的組成部分。但它給人溫暖和光明,沒有它,地球上就沒有生命。

指示
第1步
太陽是我們銀河系中最大的恆星。儘管太陽擁有黃矮星的“稱號”,但事實並非如此。這顆恆星的直徑為 1,400,000 公里,大約是地球直徑的 109 倍,而超巨星參宿四的直徑是太陽直徑的 850 倍。然而,即使參宿四也遠不是宇宙中最大的恆星。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是 1.5 億公里或 9300 萬英里。陽光在短短八分鐘內彌補了這個巨大的差距
第2步
儘管體積很小,但太陽的表面溫度為 6,000 攝氏度或 10,800 華氏度,在恆星的最中心,溫度約為 15-18 百萬攝氏度。太陽由氫和氦構成,但由於這些高溫,這些物質處於等離子體狀態。這顆恆星產生 3,000,000.0000,000 兆瓦的能量。這種巨大的力量和力量中的大部分只是消散在空間中
第 3 步
但其中一些為地球提供了光和熱的來源。由於太陽表面持續而強大的爆炸,能量被拋入太空。結果,產生了輻射,它已經以電磁波的形式到達我們這裡。這些爆炸是由於恆星核心內發生的熱核聚變所致,其密度大約是鉛的 10 倍,是這種聚變的理想場所。氫原子被壓縮得如此之大,以至於形成了氦
第四步
由於質子的強烈碰撞,產生的能量以爆炸的形式釋放出來,並以光子的形式到達地球。但是在一年中的不同時間和一天中的不同時間,光和熱在地球上分佈不均。當地球的一側面向太陽時,就是白天。行星繞其軸自轉,白天被黑夜取代,黑夜又被白晝取代。季節根據大致相同的原理變化,只是在這種情況下,一切都取決於地球相對於太陽的傾斜度。